為因應禽流感高風險季節,本縣動物防疫所已於9月19日及10月1日分別與社團法人彰化縣養雞協會及本縣土雞、肉雞、種雞聯誼會合辦兩場禽場生物安全教育講習,10月3日再針對縣轄鵪鶉養禽戶辦理禽場生物安全教育講習,邀請國立嘉義大學獸醫學院郭鴻志教授針對生物安全及消毒劑使用之專業知識進行講解,強化鵪鶉養禽戶生物安全及防疫觀念,提升禽流感防範能力。 本縣自8月以來計有兩場鵪鶉場爆發禽流感案例,佔本縣本年度案例場總數四分之一,故今年度特別針對鵪鶉養禽戶加強生物安全教育,本縣為畜牧業大縣,飼養鵪鶉數量84萬多隻,佔全臺第一,鵪鶉養殖為高度密集飼養的產業,一旦有疫病發生就可能迅速傳播,秋冬季節候鳥攜帶禽流感病毒遷徙來臺,若爆發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則需撲殺整場家禽,除養禽業者蒙受損失外,禽蛋、禽肉產品供應減少或疫情引起民眾對食用家禽相關產品的恐慌,皆會影響市場波動,隨著禽流感的威脅日益增加,生物安全成為保障養禽產業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此次講習活動吸引許多鵪鶉養禽戶踴躍參與,並於講習後進行交流討論,動物防疫所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強對本縣鵪鶉及其他家禽養殖業者的防疫教育與宣導,協助業者提升生物安全防控能力,同時提醒養禽業者留意氣候變化,適時調整保溫及通風設備,避免造成禽隻緊迫,另應落實各項生物安全防疫措施,維護禽舍防鳥設施完善、嚴格實施人車管制並確實執行清潔消毒工作,將禽流感病毒阻絕在禽場外,平安度過禽流感高風險時期,一同守護養禽產業之健全。 防疫所也呼籲養禽場如有以下異常情況:(一)平飼飼養者:連續兩天,每天死亡率大於或等於0.4%(1,000隻中連續兩天,每天死亡禽隻數皆大於或等於4隻)。(二)籠飼飼養者及白肉雞場:連續兩天,每天死亡率大於或等於0.2%(1,000隻中連續兩天,每天死亡禽隻數大於或等於2隻)。(三)禽場家禽飲水量、攝食量或產蛋率下降大於5%。(四)家禽有顏面腫脹、眼鼻出血、落翅、脛骨部位充血(紅腳)、扭頸或不明原因大量死亡等可疑案例,業者應立即通報鄉鎮市公所或彰化縣動物防疫所(04-7620774),以利即時防堵疫情。若未依規定通報,可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處5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