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社會 書寫黑與白-作家顏瑜
出生於員林市的作家顏瑜,從小熱衷創作各類題材小說,
曾任警職5年,對社會現象觀察入微,
近年開始創作警察職人題材小說,
首部作品《403小組, 警隊出勤!》榮獲文策院優良文本,
民國111年更以《套條子》榮獲第三屆鏡文學影視小說百萬首獎肯定
他也感謝彰化這片土地從小到大給了他豐富的創作題材,
唯有真實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人才能書寫出這種魔幻的能量,
未來他也會持續創作小說,透過他的筆寫下日常裡的動人故事…
前往觀看
前往臉書
職業與志業並行 斜槓書法藝術家-書法家吳啟林
吳啟林曾獲得磺溪美展磺溪獎(第6屆)、玉山獎首獎(第8屆)、大墩獎首獎(第13屆)、明宗獎首獎(第12屆)、磺溪美展全興獎(第13屆)、中山青年藝術獎中山獎(第4屆)、全國美術展連續三年前三名(民國108年)等諸多大獎,同時成為全國美術展最年輕獲得書法類免審查獎的藝術家
前往觀看
前往臉書
利用20秒的勇氣 打造獨特家居品牌-二拾家居
陳柏瑋用「20秒的勇氣」,加上縣府的青創補助30萬元,成功創立自有品牌;從設計靈感、材料嚴選,到中興莊落腳開設店面,
與彰化濃濃的情感連結,灌注在一件件風格獨具的家居作品之中。
陳柏瑋用「20秒的勇氣」,加上縣府的青創補助30萬元,成功創立自有品牌;從設計靈感、材料嚴選,到中興莊落腳開設店面,
與彰化濃濃的情感連結,灌注在一件件風格獨具的家居作品之中。
前往觀看
前往臉書
挖掘在地風土的味道-品牌製作人 袁世文
投入業界30年,參與執行超過400個海內外品牌改造的象藝創意執行長袁世文,出身於彰化縣竹塘鄉,既沒有顯赫家世背景,也沒有傲人學歷和留學經驗的他,卻在年輕時即拿下多項國內外設計大獎,更是許多成功品牌、展覽幕後的重要推手.
他定義自己為一名地方品牌製作人,足跡更遍及台灣各縣市,協助地方政府舉辦藝術季、關心地方創生等,積極推動文創、農創等產業的發展!
前往觀看
前往臉書
綻放古鎮的冰淇淋之花-山風藍創辦人 趙韻嵐
熱衷製作最天然的冰淇淋,追求生活的簡單快樂,座落在鹿港老街,山風嵐義式冰淇淋創辦人趙韻嵐以柚子為主題,運用鹹甜滋味交織的「黑糖盬之花」,加上香檳、養樂多、以及會產生氣泡的「跳跳糖」,創作多層次口感「柚見華爾滋」,打響鹿港義式冰淇淋的名號。
前往觀看
前往臉書
北斗小鎮在地人情-吉發咖啡
兩位返鄉女孩因為希望能讓家鄉北斗更好,發揮各自擁有的不同專業,將母親的店接下改造成匯集了文青復古、文創選物、手作藝術活動等不同元素的咖啡廳
吉發除了販賣咖啡、餐點之外,店裡還寄賣彰化在地商品,像是地方媽媽親手縫製的手作小物、包包,還有各地收集來的古著、飾品,
也提供借用腳踏車、交換書本等服務,舉辦許多充滿特色活動,希望凝聚在地店家,
讓咖啡店不只是咖啡店,而是北斗青年文創的平臺。
前往觀看
前往臉書
十年磨一劍-傳統工藝 粧佛保存者 施世曈
施世曈藝師,出身傳統木雕及粧佛世家,
承襲泉州體系粧佛技法,自幼觀察祖父施禮、父親施至輝從事粧佛工藝,
熟知粧佛各項技藝、工序及表現形式,為讓流傳千百年的宗教工藝,不因時光流轉而凋零,
施世曈向人間國寶父親學習一身好手藝,在藝壇寫下克紹箕裘的佳話,
父子倆攜手為宗教工藝開啟新局、蔚為美談
前往觀看
前往臉書
金光閃閃尪仔頭-偶頭雕刻師 許金棒
許金棒出生「員林山頂尪仔頭」的布袋戲偶世家,
13歲就跟著許協榮藝師製作偶頭,現今也是彰化縣文化局認證傳統技藝保存者。
從磨砂紙,到進階的磨刀、拿刀,
33歲在百果山自立門戶後,
許金棒認真對外參展,並持續進行木偶雕刻藝術及教學工作。
即將邁入70歲的他仍執起雕刻刀,承襲父親的手藝,注入前衛大膽的創意,
讓一尊尊戲偶在戲臺上的小宇宙,繼續發光發熱,金光閃閃
前往觀看
前往臉書
傳承四代的彩繪技藝-建築彩繪師 陳敦仁
陳敦仁師承其父,人稱「派司」的陳穎派,父子二人亦先後獲得彰化縣傳統工藝「傳統建築彩繪」保存者授證。
自13歲投入行業以來,已歷經45個寒暑,參與過的古蹟修護和廟宇彩繪不計其數,足跡更遍及全臺。
無論是用色或用料皆遵循古法,為其參與彩繪施作的廟宇宗祠,保留下最珍貴的文化樣貌
前往觀看
前往臉書
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工藝家 黃媽慶
黃媽慶14歲開始便跟隨埔頭街木雕司傅王錦宣拜師學藝,學習刻花、神像、神轎雕刻。
少年時代開始接觸木雕的他,在雕刻當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也積極參加全省美展、木雕創作等各種比賽,在各種美展中屢獲大獎:1995年高雄市美展工藝類第一名及省美展的大會獎、1997年臺灣木雕創作比賽第一名及裕隆木雕金質獎、1998年臺灣木雕比賽第二名、1999年獲中興文藝獎章、2002年大韓民國「世界男根雕刻大會」國際邀請賽獎勵獎等,並於2004年獲選臺灣工藝研究所「工藝之家」,2005年獲第一屆「大墩工藝師」頭銜
前往觀看
前往臉書